欢迎访问陕西省核与辐射安全网

核电企业走上特色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3-02-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图为地热+PVT热电冷零碳三联供项目。中核集团供图

图为中广核乐业风电项目打造“风车花海”景观。中广核集团供图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近日公布,提出要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近年来,为了全面助力乡村实现五大振兴,我国不少核电企业将乡村振兴工作成效纳入年度考核,企业“一把手”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负责人。核电企业立足自身优势,持续探索长效稳定的帮扶机制、积极创新“富口袋、富脑袋”的帮扶手段。通过多年耕耘,一个个乡村从“空心村”到“实业村”,村民们从“急难愁盼”到“展开笑颜”。核电企业“进乡”,盘活了乡村生态经济,培育了乡村核电人才,涵养了乡村“拥核”风气,实现了企地共赢,也走出了一条“特色乡村振兴路”。

■ 核电技术、新能源项目进村下乡,注入新动能

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核电企业如何把准时代脉搏,发挥独有优势,因地制宜为乡村注入新动能?

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在这里,电子束辐照技术大显身手。总部设在深圳的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在百色市创新实施了农产品辐照保鲜项目,为其周边200公里范围的农户提供保鲜服务,这一举措有效延长了猕猴桃、芒果等农产品的保鲜期,帮助农户增收。

中广核乡村振兴处负责人胥跃告诉记者:“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核电企业利用自身产业链科技创新的优势,满足乡村需求,解决当地‘急切’问题。”他表示,在广西乐业县,中广核研发的电子束全量化处理特种废物技术,解决了困扰当地已久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置能力缺口大、垃圾渗滤液外溢风险等生态环境难题。

同样利用科技研发优势,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河西镇旱天岭村开发了国内首个新能源供暖技术——“地热+PVT热电冷清洁三联供”实验项目。全靠光能和地热,村民家中室温能达到25℃左右。凭借这一科技创新成果,集团打造了一座玻璃温室,打算在村里发展花卉产业,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

核电企业不仅有“核”,还有非核清洁能源产业。中核集团党群工作部乡村振兴工作负责人王伊迪说,不少地区的产业振兴工作都被纳入集团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框架。

“比如,我们与同心县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确定形成新能源总装机规模300万千瓦、投资规模超100亿元的目标。目前,在同心县的新能源装机总量,已经达到47万千瓦,占全县比重的20%。我们还建成中核汇能同心兴隆100MW风电项目等3个新能源项目和中核清洁能源产业园平台。”王伊迪表示。

而中广核则在乐业县投资建设了17.2万千瓦风电产业帮扶项目,创新采用“入股分红+赠股分红+保底收益”模式,中广核和乐业县63个贫困村共同出资,按照入股比例每年分红。项目一期已为63个村分红共计458万元。

乡村五大振兴,“产业振兴”排在首位。围绕“产”字下功夫,核电企业在乡村建设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切实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据了解,中广核自2002年起,定点帮扶广西凌云、乐业两县,这两个曾经的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深度贫困县,分别于2020年5月、11月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中核集团参与扶贫工作20多年,帮扶地区覆盖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4个县、70多个自然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 围绕“双碳”做文章,开启“零碳”乡村新生活

核电企业独有的清洁能源属性,让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产业帮扶同时释放了生态振兴和绿色经济的叠加效应。“双碳”背景下,核电企业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更加宽广。

百色市凌云县森林覆盖率超80%,怎么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中广核走进凌云县,签订协议,无偿帮助其开发林业碳汇资源,用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交易产生净收益归凌云县所有。首个合作期为22年,后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至60年。中广核还将积极复制推广成功经验,让更多生态资源丰厚的美丽乡村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变现。

不久前,中核集团旗下三门核电站在与之相邻的三核村启动了“零碳示范村”建设项目。三门核电驻三核村干部陈国荣透露,《三门县健跳镇三核村零碳宜居示范村规划》正在编制,将为强化低碳农业、提升乡村环境、打造特色民宿、创新特色生态农业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规划内容丰富。陈国荣告诉记者,一是建设“渔光互补+农户屋顶分布式光伏”工程。建设超过1.2MW的屋顶分布式光伏,实现全村在电能消耗上的零碳。建设200亩荷塘渔光互补,预计装机18MW,年发电量约1800万千瓦时。完全覆盖三核村的用能需求,余电上网卖给三门本地企业。二是引导村民们种植高产水稻、竹林、果树等,加上三核村现有的400亩生态荷塘和2000多亩山林,发挥生态农业的吸碳作用。三是推广应用“地热+PVT热电冷清洁三联供”实验项目。

“既要‘零碳’产业,也要‘零碳’生活。我们还打算在三核村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鼓励村民购买电动车出行,对本村电动车的充电费用进行半价优惠。同时,提倡村民们节约用电用水用能,推广应用电气化厨具和农具,养成低碳生活良好习惯。”陈国荣说。未来,三核村有望成为全国零碳乡村、生态共富样板。

开发乡村林业碳汇、建设“零碳示范村”……核电企业的独特帮扶路径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些举措彰显了乡村本土生态优势,推进乡村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避免了乡村振兴工作陷入同质化的困境,未来还能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创造机遇,起到了强化生态振兴的引领示范效应。

■ 企地结成好伙伴,走出核科普宣传新路径

乡村振兴,是企地双方共建共享、人才双向流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村民与企业员工间有了充分了解、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一向颇有难度的核科普工作也顺势开展,水到渠成。

“我叫朱元疆,疆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疆。”朱元疆是中广核旗下托克逊风电场的一名员工,2021年简单地收拾了行李,告别家人朋友,来到新疆边境的小村庄河崖村,接过老驻村队员的接力棒。

村子不大,事儿却千丝万缕。像朱元疆这样的驻村员工,帮扶工作事无巨细,从给小羊生火取暖到抢修水管,从修桥修路到牵线项目,一户户走访、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搭建了普及知识、传递思想的桥梁。

核电企业员工有“来”,村民们也有“往”。不少核电企业积极招聘录用村民,让村民进核电厂上班,直接解决了村民就业难题,也潜移默化地让村民们“不恐核、不惧核”。

“以前打工要去城里,来回要一个多小时,中午无法回家,家里小孩也照顾不上。”已经在三门核电二期工程项目上班的三核村村民蔡小雅说:“现在我和我爱人都在家旁边的核电企业上班,收入提高了,生活也更方便。”陈国荣告诉记者,已经有31名村民在三门核电工程项目上就业。

中核集团直投1500万元建设中核防护科技(同心)公司,专门为集团18万名员工订制“同心”牌工服和防护产品,直接解决了同心县530人家门口就业问题。中广核则积极开展定向招工,录用一定数量的脱贫人员,拓宽帮扶地区的就业渠道。

“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可以开展核能科普公众沟通相关工作,推动公众对核电及核能的了解。”陈国荣说,未来的“零碳示范村”,还会是核电科普的重要阵地。依托三核村的高天祥艺术馆,探索将三门核电企业文化与地方优秀文化相融合,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下一步,中广核将突出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两大主攻方向,总结帮扶工作亮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帮扶模式。同时,探索创新帮扶举措,继续充分发挥在新能源、核技术、科技型环保等方面优势,提升帮扶地区特色产业市场规模和效益,增强帮扶地区持续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胥跃说。

浏览字号选择:
Baidu
map